发布时间:2015-08-17 11:42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凝心聚力谋发展 风生水起露峥嵘
记者 丁 振 通讯员 张建伟
以鲁洲生物、天中生物、双成牧业、新益面粉等为龙头的农副产品加工业馨香四溢,引领全国;以金凤牧业、鼎力杆塔、凯威钢构等为龙头的机械电子制造业风生水起,驰名天下;以嫘祖服装产业园为依托的服装产业频繁发力,亮点频闪……
面对经济走势持续低迷、产业发展举步维艰、民生改善压力增大等多重困难交织叠加的严峻形势,今年以来,西平县广大干群坚定信心,进一步理清思路、选准途径、拿出举措、克难前行,走过一段艰辛历程,也迎来了风雨之后的灿烂阳光。
数字虽枯燥,但永具强力。今年上半年,西平全县完成生产总值76.2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居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47.2亿元,增长19.3%,增速居全市第五;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4亿元,增长23.1%,增速居全省第十,居全市第一。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03元,增长10.8%;农民人均纯收入5995元,增长12%……
强县之策:顶层设计,描绘蓝图
西平县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创造过辉煌,但近年来,由于诸多原因,西平县的发展位次逐年下滑,与兄弟县区有了明显差距。
“同是这块土地,以前能干出的辉煌,为什么现在不能?”西平县县委书记聂晓光曾如是向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发问。
既植根于历史,又立足于现实,更着眼于未来,站在新的起点上,西平县正竭力寻找着一条实现统筹发展、创新发展、人本发展、跨越发展的最佳路径。
顶层设计,乃治县之纲要。
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西平县问计于民,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全面分析问题、深刻剖析症结根源,逐渐梳理出了一个更加清晰的强县蓝图——
确立了总的发展方针和要求:坚定总目标(团结奋进、再创辉煌),把握总方向(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约),聚焦四战略(产业强县、城镇兴县、农业稳县、作风立县);
明确了发展的基本思路:坚持一个中心(以加快发展为中心),抓住两个关键(做强产业、做大县 城),着力三个重点(产业集聚区建设、特色商业区建设、新城区建设),加快四化进程(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商贸物流信息化),强化五个保障 (作风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环境建设、基层组织建设);
制定了具体措施: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工 业发展;以城市新区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城镇化;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为抓手,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以特色商业区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第三产业;以惠民工 程为抓手,大力推进社会事业;以四项基层制度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富县之本:做大产业,重振雄风
善战者,求之于势。
今年以来,西平县把握发展态势,把发展工业经济、培育主导产业作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主抓手,立足优势,着力整合培育和发展壮大机械电子制造产业、服装纺织产业、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三大主导产业。
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在招商引资和项目规划中,该县结合自身优势,围绕三大主导产业,瞄准国内外500强企业和央企、行业内龙头企业,在招大引强上狠下功夫,着力引进产业带动能力强、产品竞争力强、对产业集聚起支撑作用的大项目。今年上半年,该县共新引进招商引资项目43个,总投资21.3亿元。
破瓶颈促服务,以要素保障增长。面对今年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为帮助企业共渡难关,该县对鲁 洲生物、天中生物、四方肉食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和鼎力杆塔、金凤牧业设备等机械电子制造企业采取奖励、贴息等方式,(上接第一版)一厂一策,精准帮扶,坚定 企业发展信心,提升质量。同时,减轻企业负担,优化发展环境,加大对乱执法、乱检查、干扰企业生产经营等行为的查处力度。此外,严格实行“一站式办公”、 “一条龙服务”,推行引资单位全程代办制,实现了行政审批零接触、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
产业集聚区是项目建设的主战场和提升县域经济实力的核心区。
一直以来,该县将园区建设作为招商引资极为重要的“前期功课”苦心经营,从规划设计到功能定位,从基础设施配套到管理机构配备,始终坚持高标准、高站位,使之成为项目落户、产业发展的优秀平台。
今年,围绕实现“一星”产业集聚区晋级目标,该县还进一步完善“八纵六横”的环形路网,全面启用了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中心,加快建设了学校、公租房等服务功能配套设施,提高了产业集聚区的承载力、吸纳力和服务力。
纵横正有凌云笔,踏平坎坷向天歌。今年上半年,西平县产业集聚区新入库规上企业31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2亿元,同比增长16.7%;限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6亿元,增长27.6%。全县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20.1亿元,增长10.7%,增速居全市第一;工业用电量3.1亿千瓦时,增长17%,实现了工业经济良好运行。
安县之要:惠及民生,高歌猛进
幸福是什么?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要求并不高,生活有保障、交通更便捷、居住环境优、社会治安好……能踏踏实实过好日子,安稳干事创业,便是幸福。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西平县始终坚持把增进百姓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财政资金向民生领域倾斜,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城市民生基础绘美好生活画卷。今年以来,该县投资2.9亿元,对柏苑大道、柏亭大道等12条道路进行了新修、改扩建,目前已完成投资8500万元。同时,该县投资11.3亿元的京港澳高速西平段改扩建项目已完成投资8.8亿元、投资3.87亿元的107国道西平段升级改造项目已完成招投标工作、投资7000万元的第二污水处理厂正在进行设备调试,近期将投入运营。
农业基础设施阳光普惠暖城乡。今年以来,该县投资1.56亿元,新建高标准粮田12.9万亩;投资3611万元的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已全部完成;投资4610万元的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正在实施。
实施帮扶项目播下脱贫致富种子。今年以来,该县认定68个贫困村、14727个贫困户、4.9万贫困人口,并把二郎乡小王庄村、盆尧镇于营村确定为扶贫开发示范村,加大投入,重点帮扶。按照规划,该县拟投资2亿元对小王庄村进行整体搬迁,3年内建成全省脱贫致富示范村。今年,于营村已落实扶贫资金150万元用于修建村内道路、文化广场等设施,同时已投资30万元用于扶持蔬菜种植。
民生事业项目加速为幸福加码。今年以来,该县投资1.7亿元的第六中学已开工建设,第八中学正在推进;县人民医院外科病房楼项目、县卫生监督所和120急救中心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已完成;123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已投入使用73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已完成投资1200万元,占投资计划的82%;“乡村畅通工程”已投资3570万元,改建道路11条34.5公里。
此外,该县还加速推进了一批战略性民生工程项目,如投资11亿元的“两河治理”项目、投资1.5亿元的嫘祖文化苑项目、投资26亿元的红星美凯龙项目、投资10亿元的宝嘉商业广场项目、投资10亿元的前海鹏翔商业综合体项目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西平,这一座千年古县、这一方迷人热土,时刻都在诞生着新的辉煌,创造着新的传奇!如今,86万西平人民正以干事创业的澎湃激情,迸发着无限活力和强劲动力,大步奔向富裕、和谐、幸福的新征程。
《西平县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走笔》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md.yuduxx.com/xiping/226259.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