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2-17 11:39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救助方式:从普惠式救助向重点救助转变
5月9日上午,古邵镇西官庄村的孙晋华将一面写着“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锦旗送到了区慈善总会办公室,眼含热泪并连连说道:“如果没有区慈善救助我的这几千块钱,我女儿的眼睛不会那么快治好,也不能像别的孩子一样看清书本上的字了,真是感谢党和政府啊!”
孙晋华今年63岁,他和15岁的女儿、50岁的弟弟三个人相依为命。弟弟孙晋福因先天双目失明,丧失了自理能力,日常生活全由哥哥孙晋华照顾。女儿则是孙晋华在1999年抱养来的,为了把女儿养大成人,他是又当爹又当妈,费尽心血。然而生活总是那么不尽如人意,女儿从小就患上了眼疾,视力模糊,严重影响了学习,而家中紧靠他一个人种几亩地维持生计,根本没有多余的钱给女儿医治眼疾,对女儿的眼疾,他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时常还会默默地流泪,恨自己没用。2007年,民政部门在了解他家的情况后,第一时间为他们送去了慰问金,并及时办理了农低保,帮助解决他们家的基本生活问题。去年年底,在区委、区政府开展的“冬日暖阳·三个一百”集中救助活动中,孙晋华一家被认定为这100个特殊贫困家庭之一,对他家再一次进行5000元的救助。春节过后,孙晋华就迫不急待地拿着这5000元救助款带着女儿到市立医院为女儿做了眼疾手术,手术非常成功,女儿的视力恢复正常,孙晋华十多年的心病终于解决了,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还有两次换肾的25岁男孩张传辉,被民政部门纳入长效救助……,像这样的特困家庭越来越多地受到民政部门的重点救助。这得益于近年来民政救助方式的转变,以往“撒芝麻盐”式的救助,虽然救助面广,但是由于救助金额低、救助时间短等原因,难以集中资金救助特困家庭,杯水车薪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从普惠式救助到有效性重点救助的转变,让有限的钱用在了刀刃上,主动担当、创新作为赢得了民心。
城乡低保:从重提标扩面到重公平透明转变
2009年,我区城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分别为190元/人月、1000元/人年,城乡低保保障人数为16875人。经过连续几年的提标扩面,到2014年,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410元/人月、2455元/人年,城乡低保保障人数增加到24174人。
随着保障范围的不断扩大,保障标准的持续提高,低保工作逐渐成为焦点、热点问题。区民政局把低保工作的重点从提标扩面为主,逐步向打造公平透明的低保为主转变,以低保的清理核查工作致力于打造“阳光民政”。在今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把低保的专项清理工作纳入“即知即改”内容,针对群众反映的“人情保”、“关系保”等现象,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全体党员跟进、清理核查铺开”,全面开展低保清理核查工作。
领导干部“带头”,作出表率。在全区下发了《关于全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对近亲属享受低保情况进行自查自纠的通知》,从区委常委做起,组织全区1000余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民政系统人员和村(居)支部书记率先填写上报低保清理《承诺书》,主动清退直系亲属不符合条件的低保,最先做到领导干部“自身清”。
普通党员“跟进”,作出行动。以“吃财政”为红线,组织除上述三方面人员外的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中层干部和党员、其他“三职”村干部,主动清退直系亲属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凡主动退出的,只作登记、统计,不再公示和追责。同时,在全区下发了《致全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的一封信》,要求党员先行一步、作出示范。
专项治理“铺开”,全面清理。采取“双线并行”,在自查自纠、自行退出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区展开低保清理核查,并由民政部门逐村建立低保长期公示栏,对全区低保对象逐户摸底,公布低保对象的姓名、致贫原因、享受低保金额等信息,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建立完善低保动态管理机制,对确实困难的群众及时救助,对脱贫、脱困的低保对象及时退出,真正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截至目前,共清退关系保、人情保等不合理人员共计1076户、1633人。
救助主体:从民政单兵作战到多部门合作共建转变
近年来,区民政工作尤其注重这种联合救助做法,改变了以往多靠上级救助资金单线救助的方式。
在慈善救助工作方面,经常性联合区妇联、团区委、教育局等部门,开展了对两癌母亲、孤儿、困难学生等的多种救助。6月份,为七个镇(街道)敬老院接收捐赠土豆7.5吨;为10名低保家庭的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免费手术治疗,免除医疗费万余元;为423名贫困大中小学生发放了慈善助学资金,共计39万元。为缓解部分特困家庭的燃眉之急,为836名大病患者发放了救助金,共计120余万元。
在城乡低保方面,为推动低保工作的规范运行,解决低保申请中家庭收入界定难的问题,成立了由分管区长任组长,区财政、税务、工商、人社、住建、公积金等十余个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全区城乡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对有关工作进行部署、协调。今年以来,已进行家庭经济状况比对360户。
双拥情满峄城
今年7月份,我区309户家庭喜领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其中在西藏、新疆地区服役的20名义务兵家庭享受增发1倍的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全区共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3107382.8元。我区不再区分户籍类别,按照城乡一体、同役同酬的原则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每年发放标准按辖区上年度农村人均纯收入执行。此外,我区的烈士褒扬工作,尤其是散葬烈士墓的集中管护工作走在全市全列。这些都是我区双拥工作纪实,近年来,区民政部门认真落实各项政策,谱写鱼水情深同心曲。
落实优抚政策,实现规范化服务。优抚业务共有8类13项,今年共受理各类申请53起,完成上报工作53起,已办结伤残抚恤关系接转1人、60周岁农村退役士兵老年生活补助待遇43人、老烈士子女生活补助待遇1人。
落实优抚医疗制度,确保优抚对象医疗水平稳步提高。为优抚对象按照类别共缴纳各类医疗保险110余万元。截至目前,优抚医疗一站式报销平台已享受门诊定额补助131人、889次,补助金额44383.3元;住院补助189人、304次,补助金额241597.1元;配合省荣军总医院为36名优抚对象进行了免费巡诊活动,组织6级以上伤残军人共11人赴泰安荣军医院进行了疗养。
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完善现役军人立功受奖激励机制。为2013年冬季入伍服役的309户义务兵家庭发放了310余万元优待金;从2012年至今,我区共有2人荣立二等功奖励、15人荣立三等功奖励,共发放慰问金21000元。
社区服务就在身边
近日,笔者走访了鹭鸣山庄社区服务中心,“幸福社区、温馨家园”是这里居民的切实感受。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爱心超市、志愿义工、社区民警、服务专线、爱心图书等等这里一应俱全,除了硬件,这里也是人情暖流涌动。10月26日上午,鹭鸣山庄社区门前数百名社区居民聚在一起,为这个社区里身患白血病的李佳骏小朋友举行“爱心募捐”仪式,社区居民纷纷伸出友爱之手,帮助他战胜病魔。这是全区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区民政局把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作为为民服务窗口抓紧抓好,把服务送到了居民身边。
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和 “四社联动”活动。构建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社区志愿者“四社联动”机制,努力实现基层政府职能转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活力增强。在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中大力培育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建立起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在开展“四社联动”活动中要求社会组织结合自身特点和业务范围,联系一个或多个社区,为社区居民开展服务。
加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2014年把10个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纳入全区二十项惠民工程,其中4个社区与供销社协作共建,确保我区新建农村社区有三分之一以上建立农资超市和日用品超市。
不断强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制定了《峄城区村务公开目录》、《峄城区村务运行管理暂行规定》等文件,进一步规范村民会议、村务公决、村民代表会议的流程,初步设计出了《村民代表会议记录本》、《村两委会议记录本》等文书样式,全面推进我区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
《印记2014系列报道:一掬深情润民生》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md.yuduxx.com/yicheng/100866.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