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9-03 09:08 我要投稿
城在林中 林在城中 人在绿中
森林生态城市芳容乍现
□晚报记者 王 捷/文 王建成/图
林木葱茏的铜山大道绿化带。
夏日午后,阳光炙烤着大地,走入驻马店置地公园的林荫道,立即感觉凉爽舒适。不仅是置地公园,市区开源河两岸,南北高速引线两侧,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驻马店打造的“城在林中,林在城中,人在绿中”具有突出地域特色、彰显天中文化的森林生态城市芳容乍现。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建成了比较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城乡绿化融为一体的人居环境。目前,全市有省级湿地保护区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省级森林公园5个。全市八县及驿城区实现了林业生态县建设目标,驻马店市建成林业生态市,泌阳、遂平、西平三县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 30个乡镇获得 “河南省绿化模范乡镇”称号。
打造大别山革命老区的绿色明珠
遵循“钟灵毓秀天中地,山水田园驻马店”的建设定位,驻马店市提出了“一核、一心、一带、两廊、三区、八城、多点”的建设布局,有针对性地规划了森林生态体系九大工程、城市林业六大产业、生态文化保护两大举措、森林管理三大方面等建设内容,以期将驻马店市建设成为豫中南的生态屏障和大别山革命老区的绿色明珠。
“一核”:指中心城区城市森林建设。在中心城区高标准地实施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城市道路绿化、环城林带建设、城市水系廊道建设等,并结合驻马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开展城市生态文化建设。
“一心”:指汝南县宿鸭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在宿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开展“退耕退渔、还湖还湿”建设,彻底排查周边污染源,逐步恢复湿地的生态功能,提高生物多样性水平,力争将宿鸭湖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打造成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旅游、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城市绿心。
“一带”:指纵向贯穿西平县、遂平县、驻马店中心城区、确山县的城市主发展带,是城市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囊括京广高铁、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G107等主要交通干线,串联中心城区和西平、遂平、确山三个城市主要组团。重点开展城市通道绿化、各组团城区绿化、水系绿化及生态廊道建设等。
“两廊”:指板桥水库-练江河-宿鸭湖-汝河、小洪河-洪河两条重要的城市生态廊道建设。板桥水库、宿鸭湖是重要湿地,汝河、洪河是驻马店市境内的主要河流,练江河贯穿中心城区连接汝河。重点开展水系绿化、生态廊道建设,营造水源涵养林和防护林,将城市和郊区、山区和平原有机联系,充分发挥生态廊道的景观和生态功能。
“三区”:指驻马店西部的山地森林生态保育区、中部涵盖中心城区和宿鸭湖湿地的都市水源涵养区、东部和东南部平原的森林生态产业建设区。在山地森林保育区,重点开展公益林管护及森林抚育、退耕及荒山造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在都市水源涵养区重点开展河流水系绿化、水源涵养林及防护林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生态旅游等。在东部和东南部平原的森林生态产业建设区重点开展林业产业建设、农田林网、绿色通道建设等。
“八城”:指驻马店市下辖的西平县、上蔡县、平舆县、正阳县、确山县、泌阳县、汝南县、遂平县八个县建成区内城市森林建设。包括城市公园建设、城市道路绿化、城区内水系绿化等,大力改变城市风貌,改善各城区人居环境,并结合各县的文化传承,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塑造各县的城市生态文化内涵。
“多点”:是指市域内的其他乡镇、村庄的人居环境生态建设。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是森林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抓手,能为乡村居民提供必要的休闲娱乐场所。
2016年,中心城区实际新增绿化面积约90万平方米
据统计,全市2016年共完成创森造林面积92.08万亩,其他成片造林、农田林网、村镇绿化等86.97万亩。西平、上蔡、汝南三县在廊道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中高标准规划、高质量栽植,乔木灌木种植搭配合理,层次分明,苗木规格质量高,完善林网面积大。我市京港澳高速、京广高铁、京广铁路、新阳高速、大广高速、107国道等实现全线高标准绿化。特别是西平县高标准规划实施了万亩生态园、4800亩的“两河”公园和3000亩的中华嫘祖海棠园等重点民生工程。
中心城区绿化美化全面提升。突出抓好中心城区园林绿化、植树造林、生态廊道和生态水系建设,大量栽植乔木,大规模建设城市绿地,园区绿化、道路绿化、河岸景观绿化项目得以积极推进,公园绿地面积持续增加。2016年,中心城区实际新增绿化面积约90万平方米,绿地率达到34.5%,绿化覆盖率达到40.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09平方米。
高标准开展省级以上通道绿化。境内所有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铁路及高速引线按每侧50米标准进行绿化,国道每侧绿化30米,省道每侧绿化10米。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农田林网建设以现有荒沟、荒路绿化为重点,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高标准粮田项目、千亿斤粮食建设项目、土地综合整理等涉农项目为依托,统一规划,完善提高。以实施退耕还林等林业项目为重点,抓好成片造林,切实加快宜林荒山荒地的绿化。
林业产业蓬勃发展
我市以花卉苗木基地及森林旅游业发展为重点,大幅度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有效地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2016年,全市完成林业总产值57.8674亿元,比上年增长9.3%,在全市社会总产值中比重逐年增加,呈蓬勃发展态势。
在花卉苗木基地建设方面,培育出了上蔡、遂平花木基地,涌现了遂平名品彩叶花木基地等一批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遂平名品彩叶花木基地被省政府规划为“遂平县彩叶苗木产业化集群”。
在森林旅游方面,嵖岈山风景区、温泉小镇、老乐山风景区等一批森林旅游景点不断做大做强,依托西游文化节、郁金香文化节、老乐山重阳文化节,提高森林旅游知名度,游客接待量逐年攀升。仅2016年,全市森林旅游共接待游客394.4万人次,同比增长19.6%。
为充分利用林下资源,近年来,全市各县区进行了积极探索,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开发等蓬勃发展,取得了一定社会和经济效益。2016年,全市发展林下经济面积85.2万亩,实现综合产值12.16亿元。
《森林生态城市芳容乍现》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md.yuduxx.com/tianzhong/761885.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