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15 19:51 我要投稿
□晚报记者 杨 丽
市委书记余学友(左二),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星(右一),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宪中(左一)会见我市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赵小参(中)和提名奖获得者张全收(右二)并合影留念。(资料图片)
今年2月,被誉为“孤儿院里的好爸爸”的上蔡县阳光家园(孤儿院)主任、党支部书记李国华荣登“中国好人榜”。4月,20多年助人为乐不求回报的确山县人张大生荣登“中国好人榜”,为驻马店“好人之城”再添光彩。截至目前,驻马店市已有120人荣登“中国好人榜”、“河南好人榜”、 “驻马店好人榜”,其中52人荣登“中国好人榜”。驻马店成为名副其实的“好人之城”。
从一个好人的善举到一群好人的身先士卒,“好人现象”引发的好人效应,彰显了驻马店重情重义、向善向上的人文道德底蕴,展示了驻马店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再一次证明了驻马店是一块崇尚好人、造就好人、好人辈出的热土,更是一座具有精神海拔和道德高地的“好人之城”。
高扬道德旗帜
打造“好人之城”
近年来,驻马店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着力打造“好人之城”、“文明之城”。驻马店以全国和全省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为抓手,创造性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道德模范在身边”和“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为打造“好人之城”品牌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赵小参,平舆县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公婆早年离世,撇下5个未成年的孩子,大的不足16岁,小的才6岁。她含辛茹苦30多年,把婆家未成年的3个弟弟、两个妹妹扶养成人,并为3个弟弟盖了房子,办了婚事,让两个妹妹风光出嫁。自己身患癌症后,又毅然担负起抚养两个侄子的重任。她被弟弟妹妹们尊称为“嫂娘”。2015年,赵小参被评为第五届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
张全收,一位有着传奇经历的农民。他创办的深圳市全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以独特的人力租赁方式,10余年来累计安排农民工就业200多万人次,为农民工创收100多亿元,帮助农民工义务维权300多次,资助困难农民工2400人次、720万元,垫付农民工工资1000万元,被农民工兄弟亲切称为“农民工司令”。2015年,他荣获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李国喜,遂平县的一位普通农民。寒冬腊月,看到母子三人落水,他来不及脱下身上的棉衣,一头扎进刺骨的河水中。他在水里坚持20分钟,把母子三人救上岸,自已却筋疲力尽牺牲在刺骨的河水中。他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英雄赞歌。他也是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的获得者。
2016“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中,西平县供电公司职工刘慧琴和确山县竹沟镇西王楼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吴树兰两人入选。
仅2016年,驻马店先后就有刘慧琴、刘根福、闵建功、王国顺、马献梅、李新伍、李东霞、于惠、王士杰、赵伟10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入围数量居全省第一。赵小参、张全收、彭万军、孙向东、李到信5人荣登中国文明网“好人365”封面人物。截至今年4月,驻马店已有52人荣登“中国好人榜”,驻马店成为名副其实的“好人之城”。
学习道德模范 褒扬凡人善举
近年来,市文明办在市区主要路段安装了287座可以全天24小时不间断展示的大型公民道德教育宣传栏,将赵小参、张全收等道德模范和各类好人的事迹图文并茂地进行展示。公民道德教育宣传栏不仅传递了正能量,而且成为一道亮丽风景,全市上下对此反响热烈,好评如潮。
叫响“好人之城”品牌,离不开全市各界的努力。近年来,市文明办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按照道德模范类型和标准,面向社区、企业、村镇、机关、学校等基层单位,挖掘人们身边看得见、学得到的道德典型,使道德模范可敬、可信、可亲、可学。
为充分挖掘和宣讲“身边好人”,市文明办组织各级文明单位广泛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将“身边好人”事迹搬上讲堂。截至目前,全市共举办“道德讲堂”2000多场,挖掘和宣讲“身边好人”事迹200多人次,受众近20万人次。在文艺宣传方面,市文明办坚持以文化人、以艺载道,以道德模范候选人的感人故事为素材,组织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大仁大义全收哥》、《嫂娘》等情景剧、戏曲等,参加全省“道德模范故事汇”巡讲巡演活动,共组织巡演40多场次,现场观众2万多人次,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
礼遇身边好人 倡导无私奉献
让好人在社会上“有面子”,政治上“有位子”。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同时,我市还十分关心、爱护、尊重道德典型,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引导他们与时俱进、保持先进性。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文明委的关心支持下,去年以来,赵小参、付小粉、尹维雨、赵铁锤等30多名困难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帮扶。
市文明办一名负责人说,对好人进行回馈,是每个人的义务,是社会的担当。一个人回报好人,是一个人素质的升华,善待好人,才能学会做好人。一个社会回报好人,是一个社会的道德基础,回报好人,就是打造社会温暖保障,就是铸造社会道德灯塔,就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2014年开始,我市每年从市级文化事业建设经费中列支帮扶资金50万元,切实解决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实际困难。同时,还发动社会各界予以关爱、帮扶,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困难,让“身边好人”感受到来自党委、政府以及社会的尊重和支持。为了帮助“河南省道德模范”付小粉战胜疾病,尽快治好不能正常行走的双脚,2014年以来,在省、市、县文明办的牵头协调下,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爱心企业先后向付小粉捐款累计达、10余万元,同时,还对“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农民英雄”李国喜亲属和“中国好人”——张旭亲属等进行了帮扶。2014年春节前夕,10名“身边好人”代表还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2014年驻马店市春节团拜会,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接见。
“驻马店好人”主题公园首席摄影记者 王建成/摄
身边好人层出不穷
一个好人就是一盏明灯,一个好人就是一面旗帜。在赵小参、张全收、李国喜等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影响下,驻马店崇德向善蔚然成风,身边好人层出不穷。
2014年5月,汝南县的周献伟在街上看到县红十字会招募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宣传,就让工作人员抽取自己的血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资料库(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志愿者。2016年6月上旬,他接到市红十字会打来的电话,说他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一名30岁的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初配吻合。当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询问周献伟是否有捐献意愿时,他没有丝毫犹豫,用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个鲜活的生命。
乔大海是泌阳县泰山庙镇黄陂桥村农民,农闲时到建筑工地干活。2016年9月7日,他在河南省肿瘤医院历时4个小时,顺利完成了造血干细胞采集,193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混液立即被送往北京307医院,救治一名17岁的白血病患者。
2003年以来,全市共有17人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他们是陈旭光、羊晶、范煜、李东岗、林成、徐涛、杨东峰、王洁、王凯、陈培军、陈娟、冯玉巍、靳东伟、王锋、申占中、周献伟、乔大海。
“好人之城”续写大爱传奇
驻马店,每天都上演着各种各样的感人故事,续写着“好人之城”的大爱传奇。
今年2月25日午后,正阳县兰青中学的5名学生相约到学校附近的兰青水库游玩。走在前面的叶正华不慎滑到水里。和他走在一起的李纪元跳入水中,将已沉入水底的叶正华托出水面,自己却因筋疲力尽没能上来。他把生的希望留给同学,自己的生命却定格在花样的年华——16岁。
2016年4月到11月,驻马店先后出现三例捐献离世亲人器官救助危重病人的事件。
正阳县汝南埠镇袁庄村李华围孜庄28岁的梁鸳鸳在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白象镇一家工厂打工。2016年4月16日晚,她到公共卫生间方便时,被一辆轿车撞倒,当场不省人事,被医院诊断为脑死亡。梁鸳鸳的父母、丈夫都是普通的农民,但当了解到梁鸳鸳的器官能救人时,他们忍着巨大悲痛,顶着亲朋好友的不理解,作出一个艰难的决定:把梁鸳鸳的眼角膜、肾脏及肝脏移植给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5名患者。
袁明贵是武警河南总队驻马店支队勤务中队的一名优秀战士、技术能手。2016年9月初,袁明贵突发疾病,10月10日被宣布脑死亡。“作为一名战士,没能死在战场和抢险救援的阵地上,是我最大的遗憾。我死后请把我的器官捐出去,救一个人等于挽救一个家庭。” 病重时,袁明贵嘱托妻子。遵照袁明贵的遗愿,他的肝、肾让3名河南患者获得新生,肺器官被移植给一名江苏患者。
还有11岁的李智博,这个懂事的孩子是驻马店市上蔡县人。2016年10月27日,他因头疼前往当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肿瘤晚期,后被宣布脑死亡。李智博的母亲李双红和丈夫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捐献儿子李智博的肾脏和肝脏。之后,李智博的肝脏和肾脏与3名重症患者配型成功。他的生命在3名患者身上延续。
梁鸳鸳、袁明贵、李智博及他们的家人用生命之光点亮生命、传递爱心,续写了“好人之城”的大爱传奇,也让人们一次次感受到“好人之城”驻马店的温度、温暖和温情。
“好人之城”品牌叫响全国
驻马店的好人不仅让这座城市时时充满感动,而且在全国感动着一座又一座城市。
李到信,驻马店市西平县吕店乡烟墩村人。2月14日15时28分,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吉厦社区阳基新天地家园一栋楼的15楼出现火情。当时正在巡逻的小区保安李到信听到呼救声后,拿着灭火器第一个冲了上去。冲到火场的李到信首先想到的是救人。扑灭门口的大火后,他救出两名困在卫生间的业主,并把呼吸器让给了伤者。就在这时,屋内突然发生爆炸,李到信被突如其来的气浪推了出去,负伤休克。
受伤的李到信被紧急送往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经诊断为二度烧伤,烧伤面积达50%。医生先后四次为他实施植皮修复手术,他的病情一度好转,可以进食、说话。然而,终因伤情严重,病情恶化,4月14日凌晨,31岁的李到信因全身器官衰竭不幸去世。
李到信的英雄事迹不仅感动着深圳、驻马店两座城市,也感动了全国。
今年2月10日上午9时许,一名黑衣男子一手持菜刀,一手拿着红色袋子闯入农行广州增城永和支行。当时柜台前83岁的老人黄蓉盛正在办理业务。该男子一把将黄蓉盛推开,企图抢劫。正在值班的51岁正阳籍保安常伟勇敢上前徒手夺刀,制服歹徒,保护了客户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常伟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从他身上看到了河南人的朴实,感受到了河南人的正能量!”当天值班的大堂经理黄旭春说。
李到信、常伟等人是河南英雄群体的代表。他们不仅在外树立了驻马店人的良好形象,也树立了河南人的良好形象,在全国叫响了驻马店“好人之城”品牌。
《驻马店凸显“好人之城”效应》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md.yuduxx.com/tianzhong/738971.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