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0-08 10:03 我要投稿
记者 闫海峰
“能够成为一名援疆干部,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光荣,能够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新疆各民族的幸福生活添一把力、做一点事,感到很欣慰、很有意义。”日前,曾担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三师红星二场党委常委、副场长的市发改委副调研员汪松在回忆起援疆的日子时满是怀念。他感慨地说:“我们把援疆作为政治上锤炼、工作上锻炼、生活上磨练自己的一次难得人生经历,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学习、工作、生活,援疆是我一辈子享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自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我市与红星二场结成援助对子,签订了援助框架协议,先后选派援疆干部、医生、教师,开展了一系列援疆活动,有力支援了团场发展。汪松作为我市第一批到红星二场工作的援疆干部,任红星二场党委常委、副场长,主管科教文卫、招商引资工作。
不辱使命树形象
三年的援疆工作是人生非同寻常的一段经历,远离家乡、只身在外,能否经受住考验、能否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开展工作并力争干出成绩,关键是要经得起考验、抗得住风浪、树立好形象。入疆前,汪松的女儿只有一岁半,一边是组织赋予的援疆使命,一边是需要照顾的家庭,面对选择他没有犹豫,毅然舍小家而顾大家,不远千里来到红星二场。汪松说,只有在工作岗位上干出成绩,用心有为,才对得起领导、对得起亲人。他把心思用在谋事上,把行动用在干事上,把精力用在成事上,把自己最大的生命价值发挥出来。在工作中,汪松促使自己尽快适应环境、转换角色,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他注意把理论学习与推进工作实际相结合,做到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用理论分析问题,按政策解决问题。
发挥作用作贡献
在援疆期间,汪松始终注意找准位置,以甘为小学生的姿态与兵团干部合作交流,以当地干部在艰苦的环境中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动力,主动融入工作,真情投入、真心付出,自觉做到到位不越位、参与不干预、干事不添事,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在意识上、工作上、行动上诚心诚意地为红星二场的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受到当地各族干部群众的称赞。
汪松主动加强与驻马店市教体局的联系对接,积极协调我市教育系统各派出单位在教师培训、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育信息化等方面继续给予红星二场支持,促成更多教育单位与受援地结对,把更多的教育资源引入红星二场。
同时,汪松积极协调开展两地医疗资源、信息共享,探索我市有关医院与兵团十三师医院、红星二场医院单位远程医院管理经验交流,把医学前沿信息、先进技术、科研成果、学术氛围等带人兵团,把我市医疗技术优势资源引入兵团,带动了红星二场医疗技术水平、服务理念的提升。
牵线搭桥办实事
当好红星二场与驻马店两地的宣传员、联络员和服务员是汪松的一项重要工作。他努力加强我市与红星二场的互访交流,建立两地各方面交流沟通机制,推进互访交流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以良好的互动和交流全面推进合作。
在汪松的协调和沟通下,河南电视台《汉字英雄》走进红星二场,为当地群众送上了一道精美的“文化大餐”。
汪松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积极搭建平台、牵线搭桥,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经过前期与市政府、市发改委等的协调与沟通,
汗洒戈壁终不悔
艰辛的付出换来了丰收的喜悦。无论是援疆三年,还是返回驻马店工作,汪松依然心系红星二场,时刻关心红星二场的发展,而红星二场也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2012年、2013年、2014年,汪松连续三年在兵团十三师红星二场考核优秀,2013年被十三师评为援疆工作先进个人,同时被河南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评为援疆先进工作者。
在红星二场,汪松有着不错的口碑。当地干部群众说,汪松责任心强、事业心强、奉献精神强,他把困难留给自己,把精力投入援疆工作,树立了驻马店援疆干部的形象。红星二场主要领导对汪松也给予了较高评价。他们认为,汪松作为援疆干部,牢记使命,珍视友谊,自觉维护援疆干部的形象,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苦乐观,时常提醒自己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受得住艰苦,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持做到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把自己的汗水和心血投入红星二场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之中。
《汪松 梦里最忆是援疆》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md.yuduxx.com/tianzhong/668095.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