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驻马店新闻 > 天中驻马店 >

合力筑就残疾人全面小康梦

[摘要]驻马店市十二五期间残疾人工作综述 记者 郑付生 张 勇 文 / 图 市委书记余学友深入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 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程凯,省残联理事长王丽,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星,市委副书记、市委秘书长李宝清等在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调研...

——驻马店市“十二五”期间残疾人工作综述

记者 郑付生 /

guols1609623.jpg 

市委书记余学友深入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

guols1609624.jpg 

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程凯,省残联理事长王丽,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星,市委副书记、市委秘书长李宝清等在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调研。

金秋送爽,硕果飘香。站在千座日光温棚之间,汝南县古塔街道宋庄社区冯庄村残疾人冯献力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尽情享受丰收喜悦的同时,也开始谋划着下一步发展的宏伟蓝图。

从家徒四壁、一无所有到建起了日光温室,种植番茄等反季节蔬菜;从自己致富到无偿帮助100多户群众解决反季节蔬菜生产技术难题,促使整个社区日光温室由原来的5座发展到现在的1000多座,近几年增加收入300多万元。数年来,冯献力以累累硕果书写出一位残疾人的出彩人生。

“吃水不忘挖井人!”而对这一切的降临,冯献力始终感念着一个人——汝南县古塔街道宋庄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冯东方。回想起创业之初情景时,冯献力感慨万千。他说,是冯东方帮助贷款1万元,才让自己有了启动资金,也开启了他精彩的创业之梦。

帮助残疾人圆梦,让残疾人的人生更出彩、更幸福!如同冯献力一样,“十二五”以来,全市对6万多城乡残疾人大力实施就业帮扶,成功促成了3万多人就业创业,梦想成真。

特殊的政策、特殊的感情、特殊的力量,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像正常人一样幸福生活,也让驻马店残疾人事业走出了欠发达地区持续赶超、跨越发展的新路子。“十二五”期间,驻马店市先后被评为全国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市,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扶贫工作、就业培训工作先进市,全国残疾人文化体育建设示范市,连续多年被评为河南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市,市政府连续四年对市残联通令嘉奖。

漂亮答卷仍在续写。新的起点上,我市又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继续开创残疾人事业新局面,合力筑就残疾人全面小康梦。

 

助残投入强市:市级残疾人工作投入是“十一五”的5倍多

 

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残疾人!“十二五”时期,不仅是我市残疾人事业财政投入最多、发展速度最快的五年,也是残疾人工作氛围最浓、社会参与最广的五年,更是残疾人受益面最大、获得感最强的五年。

特别是市三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对残疾人工作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始终像重视经济工作那样重视残疾人工作,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都优先办理、凡是已经出台的政策都坚决落实、凡是残联提出的要求都无条件支持;始终将残疾人作为民生保障的重中之重、作为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统计表明,近五年来,我市多次专项研究残疾人工作、出台政策文件49个,市级预算投入是“十一五”的5倍多。政策上精心“呵护”,资金上优先保障,为我市残疾人工作飞跃式发展增添了无穷动力。

与此同时,市、县、乡三级党委政府还连续七年将残疾人工作年度任务层层分解,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和干部年度考核体系,纳入残工委成员单位业务部署和检查评估体系;市委、市政府连续七年将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等工作纳入全市重点民生工程,形成了残疾人事业怎么重视都不为过、残疾人工作怎么努力都无止境等共识,实现了从“经济发展弱市”到“助残投入强市”的转变。

全市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连续七年被市政府列入市重点民生工程,并纳入中心城区惠民实事,“十二五”以来共对1960名贫困残疾儿童进行免费康复训练,极大地改善了贫困残疾儿童的生存质量,受到广大残疾人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为提高康复技能水平,我市先后邀请了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金明、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教授孙喜斌,针对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技术的提升进行授课,每周六邀请市中心医院、中医院各相关科室主任和专家进行授课,并选派骨干教师参加中残联、省残联组织各种专业技术培训班,组织特教老师、康复治疗师开展优质课和康复技能评比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康复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

 

优先保障民生:建成省内一流的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和康复托养中心

 

优先保障民生、播洒爱心阳光,让残疾人少有所教、壮有所为、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为此,我市优先划拨建设用地、优先解决人员编制、优先保障运行投入,支持市、县两级全部建成省内一流的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和康复托养中心。在市委、市政府东侧无偿划拨土地15亩,建成1.5万平方米的市残疾人综合服务基地,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主楼11层,建筑面积8736平方米,是全国一流、河南最大的残疾人康复中心,填补了驻马店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空白。联合国内科研院校,探索“医教结合、融合教育、特教提升”发展模式,被华东师范大学确定为“言语听觉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实验基地”,积极承接了一批全国性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会。

引进“互联网+康复云”等领先技术,全市实现免费残疾儿童康复、免费白内障复明、免费辅具适配、免费就业培训“四个全覆盖”。如今,60多万残疾人不出驻马店,就可享有全省功能最全、设施一流康复中心提供的精准个性服务。这里,是多名残疾儿童、重残患者每天康复训练、追梦成才的乐园。

目前,我市已创立了市直盲人保健按摩、电子商务(云客服)和汝南县卫生用品深加工、平舆县雕刻、正阳县家政服务、泌阳县缝纫制衣、确山县花木种植、开发区大棚蔬菜种植养殖等“一县一区一特色”的地域培训就业品牌。

确山县视力残疾人王奎珠在参加了市残联举办的按摩培训班以后,自主创业,开办了盲人按摩店,招聘盲人按摩师7人,带动他们脱贫,成为确山县盲人创业致富的一个典型。该县普会寺乡残疾人组织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组织残疾人搞大棚种植,乡里为每个大棚直补5000元,由乡财政提供贷款担保、协调土地流转等问题,激发了残疾人发展大棚种植的热情,涌现20余个大棚种植大户。截至目前,我市累计扶持残疾人种植养殖大户360户,带动了一大批残疾人通过种植养殖走上了致富之路。

就业是从根本上解决残疾人生活出路的手段。为此,我市积极开展就业帮扶,至目前共对6万多人进行了就业帮扶。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我市残疾人就业培训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让人们看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征程中和互“联网+”的新时代里残疾人精湛的技艺表现与伟大的创新潜能,生动诠释残疾人同样是小康进程中的主力军、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者的重要理念。

 

创新工作模式:残疾人工作整体跃居全国先进行列

 

创新无处不在,服务无微不至。“十二五”期间,我市积极创新工作模式,大胆实践、快步推进,残疾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基于全市人口基数大、民生欠账多、发展能力弱的实际,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残工委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率先筹资为农村贫困残疾人实施危房改造、为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为贫困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这些做法为后来全国推行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国务院出台“两项补贴”制度提供了实践依据。

同时,坚持“城乡一体、率先推进”,市政府办公室连续七年以“一号文件”专门部署实施残疾人就业培训工程,取得了良好效果。全市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各类残疾人适行情、技术好、肯吃苦,成了走俏市场的“香饽饽”,女服制作、丝瓜水护肤品、麦草画工艺品还成了残疾人为国争光、蜚声海外的特色品牌。同时,我市还精心培育全国工作的“综合实验田”,特别在残疾人信息动态更新、组织建设、社区康复等领域探索了新模式,连续七年位居全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市,残疾人工作整体跃居全国先进行列。

我市还先后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残疾人艺术人才:驿城区肢残人马丽,荣获2007年全国第四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表演二等奖,同年获得第八届中国文化艺术节群星大奖,并担任了2008年北京残奥会火炬手。上蔡县肢残人李满洲,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荣获乒乓球男子TT6-TT8级团体金牌。西平县聋哑人毛尚斌,在2009年第21届世界聋人奥运会上荣获女子乒乓球团体金牌。泌阳县肢残人曾丽,荣获2007年全国第6届残疾人文艺汇演金奖。

近年来,我市广泛开展了“欢乐中原、和谐天中”残疾人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抓好重大节庆民俗文化、广场文化、舞台艺术送残疾人和文化进社区进农村等系列文化活动。组织实施了残疾人文化周、全国特奥日、残疾人健身周活动,连续三年举办正月十五灯谜晚会、元宵节民间艺术表演、百城万场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累计举办文化活动4000余场次。举办了两届全市残疾人文艺汇演、残疾人运动会和首届“快乐双人行”盲人运动会,千余名残疾人参与;举办了四届“曙光杯”残疾人书法、绘画大赛暨名人名家书法、美术作品邀请展。在第七届河南省残疾人艺术汇演中,我市参赛的11个节目共获得4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团体总分第4名。在河南省第二届“曙光杯”残疾人书法、绘画大赛中,我市共获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和优秀组织奖。 

汝南县袁月英麦草画工艺品有限公司采取“基地+农户”的扶持形式,对残疾人进行培训后,参与麦草画的制作,公司从信息咨询、技术服务、产品销售等方面提供保障。近年来,共培训残疾人1000多名,就业率在95%以上,每年每个残疾人创收利润都在1万元以上,形成了独特的残疾人文化产业。同时,也涌现一批确山县残联苗圃花木有限公司经理黄忠新等创业典型。

打赢脱贫攻坚战:带动5.2万残疾人家庭脱贫致富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不脱贫,盯紧残疾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市在全国率先启动残疾人专项调查,将全市81673户贫困残疾人,全部纳入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范围、全部纳入部门单位联合作战计划,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建立了“上接全国系统、横联部门单位、下通基层残协”的残疾人动态管理信息平台,将全市18.2万持证残疾人的服务需求,全部分解给相关部门逐一安排解决,保障了残疾人扶贫、住房、医疗、养老和教育就业、文化体育等特惠政策。

目前,已纳入政府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残疾人有 3.3万人,占已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数的5.7%。为积极探索真帮真扶的有效途径,我市从基本保障上下功夫,着力实施生活救助。结合残疾人的实际困难和个性化需求,将近47万残疾人纳入城乡医疗保险、新农合,38万残疾人参加城乡社会养老保险,5万多名1~2级重度残疾人实行低保救助;为6500户贫困残疾人进行危房改造,为4万多白内障残疾人免费实施复明手术,建立4个较为规范的“阳光家园”托养机构,为5000多名智力、精神重度残疾人实施了居家安托养及机构托养服务。

我市还从精神帮扶上下功夫,大力实施文化助残。市、县、乡、村四级党组织广泛发动各方力量,加强对残疾人的精神帮扶。全市已建立爱心书屋300多个,开展残疾人文化进社区、进农村文艺演出活动;免费为残疾人子女提供教育服务,为困难残疾人学生及残疾人子女提供就学资助。加强残疾人健身示范社区建设,建立7个县区残疾人健身示范点,1个省级残疾人健身示范点。从提高技能上下功夫,连续七年将残疾人就业培训工程纳入全市十项民生工程,实施就业帮扶。

同时,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确定16万党员干部,协同197个乡镇(街道)残联、2898个村社区残疾人协会,带着项目技术、深入田间地头,同贫困残疾人结穷亲、谋出路。推行“合作社+残疾人”、“骨干企业+残疾人”模式,引进来村网等电商平台,建成省级示范基地6个、示范村30个,市级示范基地27个、示范村210个,带动5.2万残疾人家庭脱贫致富。去年加大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力度,为1100户贫困残疾人危房户实施危房改造,为13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努力让生活在驻马店的残疾人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在力量整合上优先保障、倾力支持。我市着力建好残联、协会和社会三种组织,选好配强专职、专业和志愿三支队伍,动员全社会资源力量支持残疾人事业。

2010年起,残协专职委员全部纳入村(社区)“两委”序列,同等工作待遇、统一选配管理;对全市乡镇(街道)残联实行经费预算核拨、人员专职管理、业务考核评比、干部选拔使用“四统一”,残疾人工作岗位培养锻炼了一批优秀干部,今年换届,优秀乡镇残联理事长进入党政领导班子。从2010年起,市委、市政府每年都公开评选表彰最美残疾人工作者和最美助残志愿者;每年至少两次开展县区残工委工作督导观摩、交叉考核;每年都支持省、市社科机构、大专院校、各级残联开展残疾人事业发展课题研究、理论研讨;每年都组织由市、县、乡残联干部组成的合唱队、演出团,借大型集会节庆活动,大张旗鼓地宣传残疾人事业。

南乐山电缆有限公司安排70多名残疾人就业,其中很多是技术能手和公司骨干。作为市残联着力打造的一个残疾人就业基地,该公司长期坚持招收残疾人员工,并对他们进行培训后,安排上岗。如今,残疾人员工占30%以上,成为推动该公司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阳光洒满爱心市,扶残助残情更浓。市三次党代会以来,通过不懈努力,我市残疾人事业形成了党委政府真正重视、全力支持,社会各界真正关心、积极参与,残联组织真情奉献、务实重干的良性机制,推动这项映射文明进步时代光辉、承载弱势群体梦想追求的伟大事业不断前行。

如今,残疾人工作已成为驻马店民生事业的形象窗口、对外展示的靓丽名片。

guols1609622.jpg 

guols1609621.jpg 


《合力筑就残疾人全面小康梦》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md.yuduxx.com/tianzhong/563761.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