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2-30 12:51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行业示范 引领带动
金乐农业搭上“互联网+” 农产品销往全国
记者 吴胜军 文/图
“喂,喂,要两车瓦岗红薯、一车山野菜,什么时间发货?”“好的,下星期五发货好吗?”日前,在确山县产业集聚区金乐工业园内,一群小伙子在通过“互联网+”,把本地生长的红薯、山野菜发往新疆。他们边打电话边记录着发货的数量和发货的日期。原来,该公司通过“互联网+”联系到乌鲁木齐一家贸易公司,再把农产品销往俄罗斯等。面对记者的采访,确山县金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雷生兴奋地说:“‘互联网+’解决了群众的生产生活难题,也让企业赢得了丰厚的利润。”
长期以来,传统农业的“买难卖难”始终成为困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一道坎。由于产销脱节、渠道不畅、信息不灵等原因,鲜活农产品滞销的难题时有发生,给广大农户和规模化投资业主造成了损失。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确山县金乐农业搭上“互联网+”,为我市传统农业拓宽了视野、搭建了平台,使我市农产品销往全国。
确山县金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5月,拥有9个销售服务团队、18名专业质量检测工作人员、3600个供货商家及单位。多年来,该公司利用“互联网+”,为全国大型连锁超市及大型食品加工企业供货,解决了群众农产品“买难卖难”的问题。目前,该公司已发展成为产、供、销一条龙的“互联网+”现代化企业。厂区占地40亩,种植基地达12000亩,冷库储存量3000吨,生产能力超过10万吨,产值3000万元,利润300万元。
金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依托“来村网”建立了来村县级运营中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民家门口进行电子商务服务。目前,“来村网”已经在全市126个乡镇建立了服务站。“来村网”致力于解决农村居民农产品的销售难,价格不稳定,农产品收入少,外来商品的购买难、贵,质量不保证,农产品生产成本高,货物流通困难等问题。
“金乐农业依托‘来村网’,使农民在自己家门口就可以享受自由卖货、无障购物、一键缴费、预约出行、预约就医等便民服务,提高农民收入,使用质美价廉的农资,降低生产成本,接受外界先进的知识和理念,提高农民的素质;让农村利用电子商务衍生出更多的新兴产业,留住本地人才,发展本地经济。”驻马店市电商协会会长、确山县金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雷生面对记者的采访如是说。
近年来,该公司由原来的单一生产加工型企业发展成为如今的“公司+农户+基地+电商”的生产链模式,先后在确山县三里河街道办事处后楼村建立了3000亩荠菜种植基地、瓦岗镇刘老庄村建立了4000亩特色红薯基地、石滚河镇何大庙村建立了1000亩香菇种植基地、竹沟镇全境建立了以花菇、红薯、板栗、食用菌等种植基地,确保农产品原料供应充足、合格、规范化,为公司的中长远发展建立了稳定的生产基地,为农民长期的增产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金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转型“互联网+农业”,采取订单式生产,根据企业的订单需求,让农户去种植农作物,避免了农民的盲目生产或跟风生产,为当地农作物销售找到出路,带动了当地群众致富。
近日,该公司董事长王雷生在来村网服务站向消费者介绍农业网上订单情况。
《金乐农业搭上“互联网+” 农产品销往全国》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md.yuduxx.com/tianzhong/304121.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