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河南新闻 > 驻马店新闻 > 天中驻马店 >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摘要]他,甘愿做毕生辛勤耕耘在田野上的老黄牛;她,为了农民的利益,宁愿自己掉进粪坑也要将救济款送给需要的人,受到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们是我们身边的模范,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是众多榜样中的优秀代表。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任劳任怨,用勤...

他,甘愿做毕生辛勤耕耘在田野上的“老黄牛”;她,为了农民的利益,宁愿自己掉进粪坑也要将救济款送给需要的人,受到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们是我们身边的模范,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是众多榜样中的优秀代表。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任劳任怨,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才智,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在“七一”建党节到来之际,记者走近老党员及全国、省级劳动模范,感受他们甘于奉献、永远坚守的精神。

鲁桂英

曾被毛主席接见的“邻家女”

□晚报记者    

 luf1506367.jpg

鲁桂英展示她与中央领导人的合影。

“这位是毛主席,旁边的是……”铺开一张泛黄的照片,虽然已经80岁了,但鲁桂英老人不用戴眼镜,就能从众人中轻松指出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坐在毛主席不远处的、一名扎着麻花辫的女孩,就是当年的鲁桂英。鲁桂英老人说,能和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合影,是她毕生最高的荣耀。

昨天上午,记者在市交通路中段见到了和儿子、媳妇一起居住的鲁桂英。虽然已经80岁了,但她衣着整齐,说话做事井井有条。因为孩子们想吃韭菜鸡蛋饺子,她一早就到市场上购买了韭菜,坐在阳台上择菜。看着这位慈祥的老人,记者很难相信她曾经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很难相信她在工作最顺利的时候,放弃金融工作投身电焊厂劳动第一线……

“我这个人的脾气就是倔,干啥都要干好!”鲁桂英说,18岁时,她走进正阳银行陈庄农村信用社。那是一个乡村最基层的点,她每天除了在办公室之外,就是到田间地头,到老百姓之中,讲解存款、贷款的信息。因为她记账清楚,打算盘又快又准,很受大家的欢迎。

       19563月,她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河南省劳动模范”称号。19567月,她被推举参加中国农村金融典型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受到毛主席、刘少奇、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并与其合影留念。

1969年,鲁桂英作出一个决定:放弃金融工作,到驻马店电焊机厂当一名车间工人。“很多人说我傻,说我这个选择是错误的,但我不这么认为。”鲁桂英说,她认为只要自己踏实肯干,到哪里工作都是一样的。

“只要干一行爱一行,没有干不了的。”鲁桂英说,平平淡淡是最真实的生活。

胡居名

耕耘在希望田野上的“老黄牛”

□晚报记者      

luf1506366.jpg 

胡居名和妻子。

“我9岁时失去母亲,13岁失去父亲。在党和乡亲们的帮助下,我成为一名光荣的拖拉机手。”昨天上午,在市西园街中段75岁的胡居名家中,老人说起自己的经历,感觉很满足。

“我喜欢农业机械。”胡居名说,自己18上班,就开始开拖拉机,后来虽然当上了农机站站长,但还是离不开那些机器,直到退休那一天,才与拖拉机告别。

1958年,胡居名成为汝南县老君庙镇农技站的拖拉机手。“那时候机器少,土地多,我只要上了拖拉机,啥时候把一天的工作干完,啥时候才能休息。”胡居名说。

枯燥而紧张的田间劳动,让这个农村孩子更加坚强。闲暇时,酷爱农机的他总是将机器擦拭得干干净净,调理得顺顺当当的。虽然小学没有毕业,但他总喜欢研究机器的性能。

       当上农机站站长后,胡居名还是舍不得丢下拖拉机,他不但自掏腰包买零件组装机器,还进行技术推广,研制金属清洗剂、磁化节油器等,节约资源。

       在同事眼中,胡居名虽然业务精通,但是出了名的“傻”人。因为他业务能力强,1984年,县农机局领导找到他,想让他到县农机局担任主抓业务的副局长。可胡居名认为自己开拖拉机更适合,婉言谢绝了领导的好意。1989年,地区农机系统推荐他到俄罗斯参观,他得知需要单位出3000元钱后,又一次谢绝了。1982年、1989年,他两次被评为省级劳动模范。他说这些荣誉是大家共同打拼来的。

“我对自己的生活非常满足,是党和人民给了我普通劳动者最高的荣誉。”胡居名说,如今,他儿孙满堂,逢年过节领导还不忘记看望自己,这辈子没啥遗憾了。

 

边长林

无私奉献的车间主任

     晚报记者  刘永奇

luf1506364.jpg 

边长林的女儿展示父亲的证书。

1958年,作为驻马店农机厂的车间主任,28岁的边长林被评为省级劳模。20156月,记者走进已经退休10多年的边长林家中,近距离采访了这位省级劳模和他的家人。

1952年,边长林到农机厂上班,成了一名车工。那年他22岁。6年后,凭着对工作的热情和对技术的不懈钻研,边长林被任命为车间主任。其实,边长林并没有上过几年学,但他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爱钻研。

在那个年代,农机厂的主要产品是农具,受技术水平所限,厂里一天只加工200多个车挡,效率比较低下。这样的生产水平让边长林很焦急。“应当改进设备工艺,提高生产效率。”边长林说干就干,整日泡在生产车间内研究。

1958年,已经是车间主任的边长林经过努力,终于攻克了技术难关,产量大幅度提高。当年2月,28岁的边长林被评为省先进工作者,光荣地出席了在郑州召开的河南省劳动模范表彰大会。

从一名基层的技术工人成为主管技术的副厂长,在30多年工作中,边长林始终坚守在生产车间,凭借自身的技术积累不断创新,为企业的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工作38年,边长林几乎在车间里待了38年。厂里遇到了技术难题,大家会第一个想到边长林。边长林说,自己最喜欢的称谓,就是“车间主任”。

边长林的女儿边秀琴告诉记者,父亲一生无私奉献,给子女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他们都为自己的父亲是劳模而自豪。“如今,虽然父亲老了,但我觉得他这种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边秀琴说。

彭勇

有求必应的主任医师

     晚报记者  刘永奇

luf1506365.jpg 

彭勇在为患者看病。

工作30年来,他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对待病人如亲人一般;虽然因工作需要经常加班加点,但他仍然随叫随到,有求必应。他,就是病人心中的好医生、省级劳模、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一区主任彭勇。七一前夕,记者走进市第一人民医院,对彭勇进行了采访。

629上午830分许,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一区医生办公室热闹不已,10多平方米的屋子里挤满了人,几名医生和护士不时穿梭,言语中夹杂着几句专业医疗术语。

记者了解到,这个办公室有6名医生,作为负责人,彭勇不但要对全科室的医生进行医疗指导,还要具体负责一部分病人的病情诊断和手术操作。如此一来,彭勇就成了全科室最忙的人。在记者到来的20分钟里,彭勇已经诊断了3个病人,并抽空与心外科的同事完成了一次会诊。

在病房里,记者见到了刚刚接受非动脉压测试和心脑管术检查的李女士。提起彭勇,她难抑激动之情:“我觉得彭医生和蔼可亲,对工作十分认真负责,不管病人来自哪里,他都会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很多病人都信任他,对他的评价都很高。”

多年来,彭勇也获得了极大的成绩,其所在科室的冠造血管造影、支架手术年诊治量及总量基本保持在全市第一水平,而彭勇个人独立完成心脏介入术2000余例,为众多病人解除了病痛和烦恼。

记者获悉,从事内科临床30年来,彭勇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赢得了很多病人的信赖。他连续多年被评为医院的先进工作者和“白求恩式的大夫”,并于2014年被评为省级先进工作者。据彭勇的同事介绍,很多病人来求医时,都点名要求彭勇主刀做手术。因此,彭勇曾经一天做了15台手术。

 

李邦用晚年发挥余热

□晚报记者    高琳琳   /

“本院党员好事多,大家关心小区怎么做……”昨日上午,记者在市金雀路东段中原小区看到,小区里的义务板报员李邦用正在办新一期的板报。他说,这是他退休后的工作之一。

luf1506369.jpg 

李邦用在办黑板报。

积极参与小区建设

在中原小区内,有一块近6米长、1米宽的黑板。每天,黑板上的内容都在更新,很多居民都会来看。黑板报的制作人,就是80岁的老党员李邦用。

“生命的长短可以用时间来计算,生命的价值可以用贡献来计算。”这是李邦用老人的座右铭。

自从搬到中原小区居住,退休教师李邦用就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大家办起了板报,无论刮风下雨从没有间断过。小区居民都尊称他为李老师。

“李老师是个大好人。他和小区内其他几位老人为小区建设没少费心。”记者采访时,小区居民对李邦用的评价很高。

居民李先生说,李邦用的黑板报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天出门、回家他都会朝黑板上瞅一眼,看看有没有新信息。

每天早上6点,李邦用就会拿着粉笔走到黑板前,把当天要写的东西写上去。他一站到黑板前,居民们就会围过来,一边看他写信息,一边和他聊天。

拉近邻里之间的距离

说起义务办黑板报的原因,李邦用说,这是出于对自己从事了一辈子的教师工作的执着。他是平舆县的一名退休教师,几年前跟着女儿来到市区居住。对于粉笔和黑板,他有着30多年的感情,而且他以前在学校也负责黑板报的管理,他办的黑板报有文字、有漫画,内容丰富,受到师生们的喜爱。

刚开始小区黑板报的内容多为一些交费提醒,后来李邦用发现小区经常有人拾金不昧,于是宣传好人好事成了他办黑板报的主要内容。他和其他几位老同志还编了一首小区的“区歌”,经常领着孩子们一起唱。

李邦用告诉记者,以前他每周办一期黑板报,后来居民们都说想看新闻,黑板报上的内容就更新得快了。看到大家那么喜欢看自己办的黑板报,他很高兴,这也是他一直坚持的原因之一。

李邦用说,他希望小区的黑板报能一直办下去,这样在为大家服务的同时,也能拉近邻里之间的距离。

关学忠人老心不老

□晚报记者          /

luf1506370.jpg 

关学忠在看报纸,关注国家大事。

绿的叶、红的花……昨日,记者走进市开发区金河街道东高社区关庄关学忠的家时,被院中栽的绿色植物所吸引。关学忠说:“现在都是楼房,缺少绿色,所以就在院子里种些绿色植物。看着这些绿色植物,心情很舒畅。”

关学忠今年65岁,是东高社区关庄居民。1986年,关学忠加入中国共产党。10多年前,关学忠从关庄党支部书记的职位上退了下来。关学忠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但是他人老心不老,从未离开群众。

以前,关庄居民吃水都是靠压井。随着城区的扩大,关庄变成了一个城中村,压井已经不能适应居民生活。关学忠立即向有关部门申请用自来水。安装自来水需要现场考察、设计如何排管等。关学忠不怕麻烦,多次穿梭在居民区中。终于,关庄的自来水通了,居民用水不再发愁。

有一次,关学忠从市铜山大道经过时,看到道路西侧有个工棚着火了。当时,工棚里还有煤气罐,几个惊慌失措的工人正在救火,而火势越来越大。关学忠二话没说,加入了救火的行列。经过大家的奋力扑救,火终于被扑灭。在工人整理物品时,关学忠却悄悄地走了。关学忠就是这样默默地做着点滴事情,不求任何回报。

在关学忠家的客厅里,记者注意到,桌子上放着几份报纸。关学忠告诉记者,平时他喜欢看报纸,比较关注国家大事。

每年春节前关庄举办茶花会,关学忠都会被邀请参加。会上,关学忠为关庄的发展建言献策,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关学忠是个热心肠。”邻居王建华称,谁家有个红白喜事,关学忠都忙前忙后,从未叫过累。大家关心的事儿、解决不了的事儿,都喜欢找“老书记”关学忠商量。

“街坊们找到咱,咱作为老党员就不能不管。”关学忠谦虚地说,谁家没个事儿?帮点忙不算啥。

关学忠说,现在自己年纪大了,除了平时和老伴一起摆弄花草外,他有时也会参加老龄协会组织的一些活动。他去过海南、台湾等地。每到一个地方,他都收获很多。

老人焦春龙“爱找茬”

□晚报记者    张丽丽

焦春龙今年70岁,是驿城区雪松街道纱厂社区居民,因喜欢向居委会提建议而出名,被大伙戏称为“爱找茬”的老头儿。昨日上午,在纱厂社区居委会举办的“七一”优秀党员评选互动中,他和其他11名党员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我做的事情并不多,领这个奖确实有点惭愧。今后我会继续努力。”领奖时,焦春龙如是说。面对记者,焦春龙显得有些腼腆,一直说是大伙抬举自己。

纱厂社区居委会主任李翠芳说,焦春龙是个热心肠,非常关心社区建设与公益事业。

据李翠芳介绍,焦春龙曾经提出过很多好建议,如招聘有资质的正规公司管理家属院、把社区的活动室充分利用起来、多组织业余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生活等。“焦春龙提出的建议我们都采纳了,并将在今后逐步实施,争取把社区打造成一个温馨的大家庭。”李翠芳说。

这些在焦春龙看来并不值得一提。作为一个有着4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他认为这些都是他应该做的。“纱厂社区是我们的大家庭,我们都应该为它做点事,党员更要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焦春龙说,他平时很关注社区的发展建设,每次开会他都会提出自己的看法,所以才有了“爱找茬”的称号。

由于热心公益事业,焦春龙主动当起了社区志愿者,只要居委会有需要,他就会第一时间赶到。“焦春龙特别讲究卫生,看到有人随手扔垃圾,他就会上前阻止。”居民宋均英告诉记者,只要看到家属院的地面脏了,焦春龙就会主动打扫,他6岁的孙女受其影响也很讲卫生。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时刻都要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我还是纱厂社区的一位居民,同样会把精力投入社区的建设中。”焦春龙说,他的性格比较耿直,社区的各项工作他都很关心。为了社区今后更好地发展,他会将“找茬”进行到底。

顶踩

豫都网微信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md.yuduxx.com/tianzhong/219055.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市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换届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