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2-03 10:16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昨日,王汝南在安徽黄山观摩建桥杯中国女子围棋公开赛决赛。当天上午,主办方在赛场为吴老的去世举行了默哀仪式。王汝南表示,听到吴老去世的消息非常沉痛,“他是世界围棋界最年长、最声名显赫的泰斗级人物。大家本来希望他继续长寿,刚刚在北京举行了祝贺他百岁的活动。”
王汝南获悉,吴老辞世的时候很安详,“欣慰的是,(他)在半夜里很平静地走了,按照旧传统这个也叫做 喜丧 。”
王汝南认为,吴清源最可贵的是对围棋的执着追求,“他经历的是一个跌宕起伏的时代。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都能保持对围棋的钻研,把它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这种精神不是我们一般搞竞赛的棋手所能够完成和担负的。现在年轻的棋手搞竞赛的就是要拿冠军,内涵和吴老先生追求的围棋发展的概念不同。”王汝南表示,吴老说的六合之棋、21世纪围棋体现的是一种积极创新的精神。
芮乃伟 人棋合一令人心向往之
吴清源的弟子芮乃伟九段接受采访表示,人棋合一的吴老师对自己有非常大的影响。她将尽己所能把吴老师对围棋、对人生的态度传承一些,愿吴老师一路走好。
芮乃伟说,是通过吴清源的助手牛力力得知吴老离世的消息的,“一下子感觉人就呆了。百岁寿辰的时候,我还去了两趟日本,我和铸久(芮乃伟丈夫江铸久)都去了,前不久在北京的活动我们也都参加了。感觉吴老师总是在那儿的……所以很难过。”
上世纪90年代初,离开中国棋院的芮乃伟曾客居日本,当时她处于人生的漂泊阶段,也是其职业生涯的断档期。从1991年起,芮乃伟做吴清源的助手,后来正式拜师成为后者的弟子。芮乃伟说,吴老师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对人生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人棋合一的。这不光指棋或者说对棋的专注而已,因为棋、人生、修行对他来说是一体的,包括他对棋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对名利的淡泊……他没有认真地跟我说过,你应该怎么怎么做,但我觉得他的人生、他的生活就是我最好的榜样,吴老师对我影响非常大。”
百年棋迹
1914年6月12日
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小时候因患病无法从事剧烈运动。
1921年
7岁开始学习围棋,潜心研习其父赴日留学时带回国的日本棋谱。
1923年
随父北上,“天才少年”吴清源名震京城围棋界。
1925年
进入段祺瑞府下棋。
1927年
执白战胜刘棣怀,成为中国北方棋坛第一人。
1928年
14岁赴日,师从濑越宪作门下,第二年被日本棋院授予三段资格。
1933年
与日本棋手木谷实创造出新布局下法,引发一场围棋革命。
1939年至1956年
在十番棋对局中击败桥本宇太郎、坂田荣男等全日本最顶尖的7位超级棋手,被称为“昭和棋圣”,创造“吴清源时代”。
1950年
由日本棋院授予九段。
1961年
遭遇车祸住院,此后战绩滑坡。
1984年
退役后,先后出版《21世纪围棋》等著作。抛弃功利心,改为提倡艺术价值,揭示围棋的高远境界。希望通过围棋实现世界和平。
1987年
荣获勋三等旭日中绶章。
2012年
《王汝南:竞赛棋手求冠军 难悟吴老发展创新精神(2)》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md.yuduxx.com/runan/9334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