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1-05 08:09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让爱住进群众的心里
——记市人大代表、泌阳县象河乡象河村党支部书记赵金光
记者 杨晓晖
初识赵金光,给人的印象是儒雅、谦和,像个学者,很难与农民联系在一起。
20多年前,高考时被人顶替而“名落孙山”的他,回乡做起了小生意,凭借勤奋和诚信,很快成了山乡小镇上的富裕户;加之为人厚道、乐善好施,在乡邻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象河村是一个回汉族聚居的地方,一直以来矛盾纠纷不断,让县、乡领导十分头疼。就在赵金光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时,乡领导找到他,想让他扛起象河村党支部书记的重任,但被他婉拒了。
2011年,村委换届,在村党员联名请求和乡领导的再三劝说下,赵金光几乎全票当选。面对5000多名回汉群众的信任目光,生性倔强的他流下了热泪,干!再不干,就对不起父老乡亲!
作为一个回民干部,上任之始,赵金光就把民族团结放在第一位。利用各种场所,他向回汉群众宣讲党的民族政策和法规,积极倡导回汉结亲、交朋友、相互帮助和尊重民族习惯。面对回汉民发生的冲突,他总第一个冲在前面化解,并在处理时,绝不袒护回族同胞,而是公平公正、一视同仁。
村民赵某、冀某因道路问题和其他村民发生矛盾,100多名村民手持菜刀、木棍,一轰而起,准备和赵、冀两家以死相拼。赵金光得知消息后,及时赶到现场制止了一场血案发生。随后,他又带着村干部用4天时间不停地做双方的工作,终于让3个村组的村民冰释前嫌、言归于好。
洼庄和罗庄群众,因放羊引起矛盾,导致双方村民情绪激动,眼见矛盾就要激发,赵金光听说后,饭都顾不上吃,立即到现场调解,直到农历大年三十下午,才让双方矛盾得以化解。
“调解要有爱心、善心、耐心,更要敢于担当、敢于负责。” 这是赵金光工作笔记本扉页上的一句话。多年来,经过努力,他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多起,并制止了多次上访事件,尤其在他任职以来,象河村没有发生一起越级上访事件。
“当干部就要肯吃亏,肯吃亏才能有权威。”这是赵金光的座右铭。
刚上任时,村里负债累累,经济十分困难,他二话没说,从自己家中拿出12000元给村组干部发放补贴。村民李某家境贫困,赵金光不仅为他办了低保,还自费买来米、面、油给他送去,并承包了孩子上学的费用。村五保户焦某,家庭危房需要改造,赵金光拿出7500元资助,感动得焦某买来烟酒礼品酬谢,却被他原封退回。
“经常倒贴钱,这些年,不知道贴出去多少了。”提起赵金光,妻子虽然无奈,但很支持他。
上任第一天,赵金光就承诺不花公家一分钱、不占公家半点便宜。2012年,村干部私下为赵金光的亲戚办低保,赵金光知道后,马上取消了低保。亲戚赶到他家里闹,赵金光毫不留情地说:“我没当村支书前,你没享受低保;我当了村支书,你更不能享受低保。”
班子强不强,先看领头羊;群众富不富,要看党支部。在维护全村稳定的同时,赵金光把主要精力放在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上,上任短短两年多,他通过有关部门,申请了回民小学的危房改造,使学校焕然一新;通过有关部门为村里修建了几条水泥路,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题;协调有关部门建起了两处新农村社区,扶持发展商贸、加工、销售、运输、屠宰户50多家,使原来村民人均收入2000多元增长到现在的8000多元。
一位退休多年的村干部对记者说:“象河村有赵金光这样的干部,真是俺老百姓的福啊!”
“在他的带领下,象河村各项工作在全乡都名列前茅,尤其是他处处以群众利益为重,从不优亲厚友,在党员群众中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表率作用,党员群众都很拥护他。”谈起赵金光,包村干部王学民满是称赞。
采访中,让记者尤为动容的是,当地群众知道采访赵金光后,自发地聚集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说起他的好,其中一名妇女说到激动处,竟痛哭起来。
“作为农村基层干部和人大代表,为党分忧、为民解难是责任、是义务,面对父老乡亲的信任,我没有理由辜负他们。”说起群众对他的评价,赵金光的话朴实无华,但却掷地有声。
青春无悔,岁月如歌。走在象河村,记者看到的是和谐,感受到的是温暖。民生脉动总关情,爱融沃土唤春来。多年来,赵金光用脚步丈量民情,那怕是一个个微小的举动,一桩桩琐碎的工作,都深深地印在了农民群众的心里。
《赵金光 让爱住进群众的心里》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md.yuduxx.com/biyang/49763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