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河南新闻 > 驻马店新闻 > 汝南县新闻 >

董永与七仙女相会在汝南

[摘要]董永与七仙女相会在汝南 来源: 驻马店新闻网 网络编辑: 杨珊珊 发布时间: 12年10月08日10:10:27 【】 发送短信 zmd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刘仁忠 牛志华 经查证,董永是青州千乘(今山东博兴县一带)人,...

董永与七仙女相会在汝南

来源:驻马店新闻   网络编辑:杨珊珊   发布时间:12年10月08日10:10:27   【】

发送短信 zmd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刘仁忠 牛志华

经查证,董永是青州千乘(今山东博兴县一带)人,董母是汝南人,生下董永不久病死。董永与父亲为避战乱逃往汝南,父亲给财主扛活,后来父亲病死了,没有钱下葬。孝顺的董永向财主借钱,并约定董永可为父守丧三年,然后去财主家做仆人。三年孝满,董永履行卖身契。

董永在去财主家干活儿的路上,行至董会村北头的一座小桥上时,遇见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说愿意嫁给董永,帮他还债。董永很惊异:哪有这等好事儿!那女子说:“我是天上的织女,天帝看你孝顺,让我帮你还债。”两人就让桥边的一个老槐树做媒,结成夫妻。如今,那棵媒人大槐树早已枯死,留下一个大坑,坑内泉水清冽甘甜,四季不断,人称“槐树坑”。

婚后,织女一夜间织成三百匹绢,替董永还了债,赎出董永,两人男耕女织,你恩我爱,过得很幸福。

谁知好景不长,结婚百日那天,天帝传旨命七仙女立刻离开人间,返回天庭,二人悲恸欲绝,但天命难违,只得忍悲含泪,凄然作别。

七仙女回到天宫,第二年生一子,取名董仲,送交董永抚养成人。《汝宁府志》卷二十·仙释载:“董仲,永子也。母天女,生而灵异。数篆符驱邪。尝游京山、潼泉,篆石尚在京山之阴。后仙去。”儿子当然继承了母亲灵异的秉性,董仲会驱鬼避邪,给人治病,手到病除。他也很孝顺,常常思念母亲,就在村子附近,为母亲修建了衣冠冢,人称“仙女墓”。

董会村东边有条古老悠长的河,就是古代的练水,今叫练江河。传说练江河上没有桥,来往行人要靠坐船摆渡或蹚水过河,很是不便。乡亲们曾几次捐款修桥,可钱都被贪心的葛员外霸占了,桥一直没有修成。七仙女十分同情乡亲们,决心在河上修一座石桥。她请天上的众姐妹帮忙,把天宫后花园石山上的石头偷偷搬了下来。很快,一座石桥就修成了。雄鸡一叫,众仙女起身告辞,情急之中。她们的脚踏在石桥上,留下了深深的脚印。那块印有脚印的石头,被传为“仙女脚印石”。

宿鸭湖西岸罗店乡有个村庄,叫大石磙庄。这个村名与仙女桥有关。传说织女想给乡亲们修桥。趁夜里往西山神仙老头儿那儿借石头。石头怎么运呢?织女说:“把它变成羊吧,我赶回去。”于是织女就赶了九只羊往回走,走到一座桥上,一只羊别了腿,走不动了。这座桥就叫了“别桥”。织女看看天快亮了,赶紧赶着其他的羊往前走,终于赶在鸡叫前修好了桥,但是这座桥少了一个桥墩。那只落在别桥的羊,鸡一叫就变成了一个特大号的石磙,再也没人能搬得动了。于是,它就永远留在那儿了。它所在的村庄也因为大石磙出了名,就叫“大石磙庄”了。这个石磙上,至今还能看见一个绵羊盖(羊尾巴)一样的东西呢。

董永遇仙的故事最早见于三国曹植的《灵芝篇》:董永家道贫,父老财无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债家填门至,不知用何归,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

到了晋代,在“鬼之董狐”干宝所编的《搜神记》中,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情节更加完满:“汉董永,千乘人……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经供丧事……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永妇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女出门为永曰:‘我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话毕,凌空而去,不知所在。”

唐代以后,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以戏曲、评讲、弹唱等艺术形式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

董永遇仙的故事在汝南源远流长,并赢得了世世代代勤劳善良人们的同情和尊敬,为他们修桥建庙,刻石传颂。

清朝嘉庆元年的《汝宁府志》关于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中有如下记载:“董永,千乘人也。少失母,汉末奉父避兵,寓居汝南。家贫佣耕,父亡无以葬。乃从人贷钱一万,曰:‘后无钱还,当以身作奴。’葬毕,忽道遇一妇人,求为妻。永诣钱主,令织缣三百匹以偿。一月而毕,辞永去。乃曰:‘我天之织女,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汝偿债。’言讫凌空而去。”同书还记载,在董永与七仙女相遇的地方,后人曾在此修桥一座,命名为“遇仙桥”,并建庙一座,名为“仙女庙”。仙女桥、仙女庙都是汝南的游览景点

清朝汝南诗人、画家孙廷树《汝南胜景》诗中有“台上桃花长散彩,桥头仙女几投梭”的诗句。明万历进士、汝南人李本固(见《天中人物》)对董永和七仙女在汝南的遗迹颇感兴趣,曾两度畅游仙女庙,并有诗《重游仙女庙》为记:“巍巍庙貌枕寒流,三十年来两度游。古殿颓残栖鸟鼠,长松偃蹇走龙虬。先人笔迹依然在,昔日仙踪不可求。俯仰频深身世感,那堪更上最高丘。”

《汝宁府志》卷二十七《艺文诗》存有明代傅振商(见天中人物)的诗作《仙桥夕照》:“二孝庄前迹已陈,董姑解佩旧河津。年年七夕通灵会,曾忆桥边合卺人。”《重修汝宁府志》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2007年,董永与七仙女传说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上一篇: 全市老年书画展作品选登
  • 下一篇: 刘振云和他的书法

  • 豫都网微信

    《董永与七仙女相会在汝南》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md.yuduxx.com/runan/140676.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